游在清柔的海浪中
——谭大辉诗歌赏析(文学评论)
文/易大斌
谭大辉先生是一位具有较高文学素养的官员和企业家。我和他相识三十多年,一路走来,彼此坦诚相见,真诚相待,他既是领导也是良师益友。
据我所知,他曾经也是文学青年,大学期间就开始诗歌创作,后因公务繁重才鲜有作品面世,但依然保持了喜欢读诗的习惯。近年来,也许是受诗歌氛围浓厚的影响,他忙里偷闲,奋笔力耕,写出了许多好诗,仅在“喜马拉雅”平台播放的就有110余首。
大辉先生的诗视野广阔,既有“写尽生活的细节”,也有“描绘山河的万千”;既有“风花雪月和远方”,也有“亲情冷暖和近邻”。因为他深知,“有人间烟火味的诗才是有底蕴、有温度的诗”。
品读大辉先生的诗,诚如他所言,感觉像鱼儿“游在清柔的海浪中”,时而清明温和,时而浪花飞溅!
著名诗人雷格认为,“一首诗是一次倾诉,也是一次邀约”。聆听大辉先生的“倾诉”,接受他的“邀约”,深感是在暗示我们:要坦然地、有诗意地生活!
景随心生情悠然
游历山水,借景抒情,是诗人们的偏好。大辉先生由于有“风吹过/大树依然存在/浪埋过/礁石依然存在(汪国真《依然存在》)”的心境,他写景的诗造语不峻峭,平淡自然,浑然一体,给人悠闲自在、宁静致远的体验。
诗人暑期休假归望山,身处无丝竹之乱耳,无案牍之劳形的境地,潜心整理读书笔记10余篇,创作了《归望山之二》:薄雾锁归望/他乡山水长/明月松间照/云湖泛波光/关房闻蝉鸣/山风傲山岗/笑谈天地间/岁月自琢酿。
明月、湖光、蝉鸣、清风作伴生活,何等惬意!
历代诗人写三峡,大多是描写其险峻、赞叹其云雨,可他的诗《陪你一起去三峡》却另辟蹊径:
长长的河道/从远古走来/青藏高原的白雪/格拉丹东的风雨/化作朵朵浪花/洗开盆地的门栓/把一路风尘一城人/卷向后山的新屋檐/筑巢梦圆看山水/成群结队一排排/那里有你的影子/一起日夜看云彩。
这首诗不夸饰、浮躁,读之心远,思之旷达,宛如一杯老酒,浓香绵长,回味无穷。
常言道,文化是山水景观的灵魂。大辉先生写山水的诗,善于用独特的慧眼去观察、捕捉其中的文化因子、历史积淀,去找出其中的“魂”,给山水诗增添了厚重感、历史感。《千里乌江百里画廊》就是如此:
千里乌江一线牵/颗颗明珠紧相连/蜀中山水自古奇/应推第一若梅赞/长孙无忌曾驻足/庭坚逡巡写诗篇/巴王陵址小田溪/巴人后裔在此衍/世炎万涛闹革命/红三军部南腰间/乌江名画冠中作/唐街宋城把家还/……
读这首诗,既能观赏到乌江画廊的自然美景,又能读到蕴藏其中的历史故事:清代诗人翁若梅畅游乌江吟出“蜀中山水奇,应推此第一”的绝唱;大唐名相长孙无忌因遭诬陷流徙黔州(今彭水)自尽;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曾在彭水生活四年;著名国画家吴冠中先生以龚滩古镇为原型创作《老街》,并称这里“是唐街、是宋城、是爷爷奶奶的家”……
《巫山神女》《巴渝十二景》《重庆源流》等诗,都是在用诗的语言和形式讲述历史文化。
遥寄相思与明月
故乡,是游子心灵的归途,也是触发诗情的燃点。
明月清辉映照下的明月山,成为大辉先生遥寄相思、倾诉乡愁的主要意象。
他出生于牡丹故里的明月山下,“身染牡丹花盛开的风采/一袭的泥土芬芳/把故乡的炊烟香火怀揣”(《明月山下走来》),尽管少小离家,无论身在何方,哪怕山高路远,依然挡不住亲近故乡的脚步。
他写乡愁、写故土,总是充满纯真、童趣。
《明月山下走来》这样写道:
我从明月山下走来/看桂溪流水春柳芽开/草长莺飞秀自在/三月百花齐放天外//我从明月山下走来/儿时的梦妍在脑中萦迈/唱戏玩耍田间山坡/锹一背篓折耳根/那是下饭的咸鲜好菜。
这样的场景,这样的意境,仿佛给我们展示了一幅现代版的《富春山居图》。
《行走在故乡》,乡间小路也许不在,但他儿时的记忆挥之不去:
一方石砚台/承载着先人的笔墨情怀/牵引着代代学子走出大山外/去看去闯外面的世界//一河龙溪水/从古流到今/滋养两岸青山/梯田层层风吹麦浪绘奇彩……
石砚台、龙溪河、廖家槽、明月山、石磨豆花……诗人用过的、玩过的、吃过的,哪一样不是他的惦记呢?
童年如果没有童趣就缺乏天真,至少是一生的遗憾。他有几首童趣较浓的诗,着实耐人寻味。
《上学路上》写出了顽皮、嬉戏:我们走在上学路上/清晨,迎着朝阳/一路青青草/一路菜花香/肩背着书包/手舞着棍棒/不时追蜂赶蝶捉青蜓/上学是最美的时光……
《瓦下阳光》写了睡懒觉、放牧、被动吃粗粮的片断:……那一屋的小青瓦/是我儿时家/清晨阳光东升/不情愿叫醒的懒娃娃/赶着牛羊上山坡/吃饱青草快回家/一碗红薯吃下肚/才有菜香把米饭下/……
这些个体经历融入普遍情感,使读者不感到陌生,觉得亲切和感动。
风雨兼程梦依旧
人在旅途,有风有雨是常态,风雨无阻是心态,风雨兼程是状态。
当代著名诗人汪国真讲过,“经过思索的追求并不是梦,没有我们走不出的灌木丛”“既然选择了远方,便只顾风雨兼程”。
大辉先生几十年来,不管顺境逆境,初心不改,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,坚持我就是我,相信每一个明天都靠今天把握,懂得每一个成功都蕴涵执着。那是因为:
始终《与阳光同行》——心里有火/点亮一片天/让热血奔涌/让干劲凭添/让事业有成/让大地花繁/眼里有光/看日出东方/见人之长短/见事之机缘/见物之转换/见势之可援/脚下有路/千里足下行/走出天地宽/积跬步不停/点线面可圈/梦圆手中间/……
愿自己是颗《种子》。希望将“禾苗的种子/种在土壤里”“知识的种子/种在脑海里”“技能的种子/种在勤劳的手里”“善良的种子/种在心里”“友爱的种子/种在地球村里”“勤奋的种子/种在日常习惯里”“自律的种子/种在夜深人静里”“合作的种子/种在世间大道里”“奉献的种子/种在人生征程里”“谦逊的种子/种在灵魂里”。
寻找到了《灵魂安放的地方》。他在这首诗里写道:
社会奉献处/履职尽责是本份/贡献社会是美德/体现价值是根本/回望过去无悔怨/历史方位留下担当的身名/继往开来后浪更精彩更精神/……/心中有光眼有景/一路欢颜安放灵魂。
感悟人生,为的是更好前行。他的哲理诗《人生十喻》最后写道:
人生如书勤读气自华/人生如戏常思台上下/人生如草野火烧不尽/人生如月圆缺心态佳/人生如酒得失心自宽/人生如歌豪迈走天涯/人生如棋黑白大世界/人生如花红谢勿自夸/人生如舟浪行千万里/人生如梦一绽似昙花。
步履匆匆寸草心
感恩,是一种传统美德和道德情感。感恩,首要的是感怀父母之恩。这方面的诗文连篇累牍,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唐朝诗人孟郊的《游子吟》。这首诗成为千古传颂的母爱颂歌,写出了游子的共同心声。
大辉先生是一个懂得感恩、很有孝心的人。他大学毕业后就远离父母在外工作,且长期处于任务艰巨繁重的领导岗位,尽管如此,他也总是挤出时间,常回家看看,陪伴在父母身边。他的诗《归程》告诉我们:
父母的生日/是我们 的归程/来自四面八方/把一桌饭菜烹蒸/来一壶老酒/同庆华年鹤发声/向百年奋进/迈向强国再逢春//传统的节日/是我们的归程/春节贺新岁/清明祭祖坟/端午吊屈子/中秋话月明/五一国庆小长假/片刻休息养精神//双亲的病痛/是我们的归程/切肤之痛心连心/救急汤药把手伸/医院能治身体/亲情可滋魂灵/养在深山得地气/远在他乡常叮咛/……
他在《中秋月圆》中怀想:
共话岁月情长/回首父辈荣光/辛劳镌刻在他们的脸庞/耄耋老人心敞亮/……
他希望《拥有这样的平常》:
千里迢迢平安归/翘首以盼故乡点点星光/一家子团圆共守岁/不让爸妈门前灯烛独亮/七手八脚同秀厨艺/品尝儿时味道心情徜徉/……
思亲盼归之情流淌诗行间!难怪有人说,离家时,妈妈的期盼是扶手,扶着它历经风雨不言愁;回家时,妈妈的笑脸是扶手,扶着它洗尽风尘慰乡愁。
汪国真在《母亲的爱》中写道:“我们可以走得很远很远/却总也走不出/母亲心灵的广场”。是的,大辉先生正是从父母博大的心灵广场中,获得了阳光雨露,吸取了智慧和力量。
他骄傲地看到:母亲的善良/一辈子装满胸膛/三亲六戚岁岁不忘/左邻右舍劳嗑家常/情同理通常相往/母亲的智慧/持家本分不张扬/相夫教子理应当/不识天下大汉字/世事明瞭心敞亮(《母亲》)
他《眼里的父亲》,“是一个年轮”“是一种责任”,“是一个样板”“是一种精神”“是一种能力”“是一种幸福”“是一种担当”“是一种孝顺”。
灿烂星空见平凡
经典歌曲《真心英雄》唱道:“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,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。”
谦和的人觉得,生命可以没有灿烂,不能失去的是平凡。
大辉先生的诗之所以“接地气”,喜欢使用日常用语乃至口语,是因为他诗中写的大多是平凡的事、平凡的人。来自平凡,致敬平凡,具有超越平凡的力量,是他诗歌的一个特点。
2022年8月重庆北碚缙云山发生山火,灭火过程中涌现了许多看似平凡却很伟大的英雄。《摩托骑士》写的就是这样一个群体:
是这样一群人/90、00后摩托骑行/来自缙云山的四面八方/为灭山火自愿参加救援大军/是这样一个胆/他们的名字叫勇敢/义无反顾艰难爬行/送人送水送物资日日夜夜不肯停/是这样一张像/炭灰模糊了双眼/汗水湿透了衣背/依然勇毅麻利向火行/是这样一种魂/一方有难敢担当/八方支援不计名/重庆崽儿挺起的一代人。
《天贵书店天贵面》,写出了平民百姓的生活点滴:
天贵的面/开在八角井的街边/一碗糊辣壳/让人回味了许多年/劳作一天的犒劳/就是那碗韭叶面/佐料随便加/臊子也可添/老食客回头笑开颜/……
读了他的《一碗小面》,谁还只把关注点放在打望重庆美女,对重庆美食无动于衷呢?
一碗小面/他乡遇故知的开端/麻辣鲜香连接乡情故园/龙门阵在上桌前后摆谈/那碗小面乡音悠悠喜欢/一碗小面/挂满山城街沿路边/特色使劲渲染/花开唐人街华夏九州重庆小面/那碗小面成为大重庆耀眼名片。
这也算是用诗歌为提高重庆辨识度、美誉度打的一个广告吧!
走进谭大辉诗歌的秘密花园,凝望秋日的山城夜空,仿佛听到一段优美的歌声飘来:“明月山的风依然轻轻摇曳/能否与我再共一晚不眠的星夜/明知道会有挥手作别/又何必把相逢背影留给旷野(本人作品《挥手作别》)”!生于斯、长于斯的大辉先生,是否也会产生强烈共鸣呢?
(注:文中引文未标明出处的,均引自谭大辉先生诗文。)
作者简介:易大斌,男,重庆市丰都县人。垫江县人大常委会原主任、一级巡视员,中华诗词学会会员、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、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。
图片来源:视觉中国
编辑:陈泰湧 责编:陈泰湧,朱阳夏 审核:冯飞
【免责声明】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“来源:上游新闻”或“上游新闻logo、水印的文字、图片、音频、视频”等稿件均为转载稿。如转载稿涉及和记娱乐手机的版权等问题,请 。